English

为了不受沙子的气

记辽宁个体治沙第一人杨海清
2000-08-21 来源:光明日报 刘晓辉 李鑫 我有话说

在素有“八百里瀚海”之称的科尔沁沙地南缘———辽宁西部彰武县四合城乡下河村,有一位被称为辽宁省个体治沙第一人的农民、县政协委员杨海清,他在治沙止漠的征程上已经艰难跋涉了十六个春秋。

彰武县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百里边界线全部是沙漠。在杨海清的记忆里,狂风与黄沙与生俱来,年年春季,黄沙蔽日,流沙堵门,沙埋畜禽司空见惯。七、八十年代举村迁移的现象时有发生,流沙以每年蚕食4米的速度向前推进。人们“撵沙子”耕种,“种一坡,收一车,打一箩,煮一锅”的民谚是当地的真实写照,贫困和饥饿像影子一样跟随了他们几辈人。杨海清常梦想:啥时候人才能不受沙子的气!

1984年春天,乡里动员农民承包荒山沙丘植树造林。时年34岁的杨海清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承包了村后的1000亩沙坨子。当时个人治沙造林如同天方夜谭,亲朋好友都来相劝,不能冒这个险。然而,杨海清没有退却。他说:“我不想出风头,只想为子孙后代留点‘念想’,别再受沙子的气。”

杨海清贷款2千元,买下杨树、锦鸡儿等10多万株苗木,乡林业站送来了桑树、白榆、刺槐等优质固沙树苗。他苦战了一个春天,终于把树苗都栽上了。但是,光秃秃的流沙坨子如果不被固定住,树苗难以成活。杨海清又买来了沙打旺籽。怎么种呢?种深了不出苗,种浅了,种子被风刮跑了。苦苦思索中,他突然眼前一亮,羊群在沙丘上留下的蹄印启发了他。于是,他央求羊倌把羊群赶到沙坨子上,他领着亲朋好友把几麻袋沙打旺草籽点种到羊蹄印里。光秃秃的沙坨上有了绿色,昔日流动的沙坨子被锁住了,栽下的苗木也都基本成活了。

第二年春,杨海清卖掉了家里的牛、羊、马,又贷款2千元,要大干一场。在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,杨海清买回8万株樟子松树苗,花钱雇工把树栽上。这是一项艰苦的工程,刮大风之前,他组织人力将树苗埋上,风过之后再扒开;上冻之前埋上,开春再扒开。就这样,8万株树苗全部成活了。1986年,他又栽了4万株樟子松。无垠的沙海中头一次有了一片绿洲。

三分栽树七分管。刚刚栽下的幼苗,最怕牲畜和人为损坏。为此,杨海清先后投入500多个工,在沙坨子周围培起了2米高10公里长的沙壕,还在沙壕两侧栽了三行“固沙先锋”锦鸡儿,形成一道绿色围墙。围墙之外,杨海清又用秸秆和树枝扎了一道围栏。

年复一年,松苗长大了,如何防治松毛虫又成了杨海清的一块心病。松毛虫是无烟的森林大火,用药物防治费用很高,且易产生抗药性。杨海清经过反复观察和摸索,发现大地返青时,猪常常钻进林地,一棵棵地拱树盘,把松毛虫卵吃个一干二净。这一发现使他惊喜不已。此后,每年开春,他都把猪往林地赶,还请求村民把猪赶进林地。夏季,成群的松毛虫蛾子在林地里飞进飞出,杨海清就拉出电灯,诱引飞蛾,再动员各家各户把鸭子赶出来吃飞蛾。土法治虫,一举两得。近几年,杨海清在县林业局森保站的支持下,每年往树上绑“药蝇”,虫害被治住了。

16年过去了,昔日白茫茫的千亩沙丘,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。山鸡、鸟儿飞来了,山兔、野鹿跑来了,狼和狐狸也不时光顾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出现了。

在杨海清的带动下,仅下河村就有33户农民承包了4500亩沙丘植树造林,全乡造林面积达3万多亩。如今,全乡的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10%增加到现在的52%,降雨量也由过去的年均420毫米提高到500毫米,下河村人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米,全乡人均收入增加了10倍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